
兰亚春,女,满族,1966年2月2日出生,民革党员,社会学博士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现任河池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任教师。
研究方向:理论社会学、城乡基层社会治理
主讲课程:《社会学概论》《农村社会学》《城市社会学》
科研项目:
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,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,参与国家社科项目3项。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8项(其中重点项目2项),参与省部级社科项目20余项。2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、三等奖。5项课题成果被吉林省政府部门采纳。课题成果“城市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合作互动机制研究”、“‘脱域共同体’的社区嵌入—城市社区建设边缘化问题研究”,以及论文“居民个人关系网络与城市社区共同体性研究”,3项成果获得吉林省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、三等奖。
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:
1.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《西南民族地区村落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研究》(22XSH009)
2.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:《建构吉林省城市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》(2001084)
3.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:《和谐社会 社区何为—当代城市社区整合模式的理论建构与机制创新》(2006125)
4.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:《社区多元治理中多元主体互动合作机制研究》(2008BSHX26)
5.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:《“脱域共同体”的社区嵌入—城市社区建设边缘化问题研究》(2009B233)
6.吉林省科协项目:《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研究》(KX2016013)
7.吉林省社科重点项目:《吉林省基层组织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》(重点项目2015A16)
8.吉林省社科重点项目:《吉林省新型村落共同体的培育研究》(重点项目2020A01)
论文:
2002年开始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来,发表教学、科研论文20余篇。出版著作2部,编写教材2部。论文“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”被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13年第10期全文收录。
核心期刊发表论文:
1.兰亚春.创新社会整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[J].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,2005,(06):54-56.
2.兰亚春.转型期青少年社会化困境的研究[J].经济纵横,2005,(5):20-22.
3.兰亚春.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模式的理论建构[J].长白学刊,2005,(06):72-74.
4.兰亚春,沈强.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[J].东北师大学报,2005,(06):49-52.
5.卓越,兰亚春.社区保障: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的趋势选择[J].社会科学战线,2004,(02):276-277.
6.兰亚春.传统“差序格局”的现代诠释[J].社会科学战线,2013,(05):180-182.
7.兰亚春.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[J].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,2013,53(04):122-128.
8.兰亚春,刘航.网络时代青少年信息素质现状及其培养途径[J].情报科学,2013,31(09):67-72.
9.兰亚春,刘航.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理论建构[J].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,(04):230-232.
10.兰亚春,庄海茹.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危机与“孝道”弘扬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13,33(10):2462-2464.
11.王妍,兰亚春.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机制构建[J].人民论坛,2015,(29):229-231.
著作:
1.《社区工作必读》,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
2.《关东红果第一村》第一副主编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
3.《申论写作高分速成实践教程》第一副主编12万多字,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
4.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精讲与强化训练》第一副主编12万多字,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
获得的奖项:
获省级以上奖励情况:
1.2007年论文“创新社会整合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”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。
2.2011年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成果:《和谐社会 社区何为—当代城市社区整合模式的理论建构与机制创新研究》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评奖首届(研究报告类)二等奖。
3.2012年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成果:《城市社区治理中多元主题互动机制研究》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)。
4.2013年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成果:“脱域共同体”的社区嵌入—城市社区建设边缘化问题研究。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评奖第二届(研究报告类)二等奖。
5.2014年,论文:居民关系网络脱域对城市社区结构的制约,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论文类三等奖。